收藏本站|设为首页|English|

新闻中心

传媒摘要

发布日期:2017-07-05 15:02:00

【现代物流报】李新创:从数据中心切入“数字经济”,是沙钢的智慧选择

6月15日以来,沙钢拟收购苏州卿峰、德利迅达的举动,一直备受业界关注,且热议不断。

沙钢由钢铁特钢主业向特钢、大数据双主业转型的背后,到底是基于怎样的战略思考?在跨界收购的路上,沙钢还有哪些牵制因素?钢铁行业的这种转型尝试,将给行业带来哪些机遇与突破?

《现代物流报》记者专访了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。

记者:我国钢铁生产企业里,信息数据化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?有哪些可圈可点的成果?

李新创:钢铁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。

一、部门信息化:单项应用,信息孤岛。2000年以前是一个起步探索阶段,钢铁企业的作业流程开始实现电子化,各生产厂及职能部门出于电子便利化需求上线部门信息系统,满足自身部门需求,该时期整体处于单项应用的部门孤岛阶段。

二、企业信息化:综合集成,数据共享。进入21世纪,钢铁企业认识到信息孤岛的局限性,开始完善从生产现场到管理决策的纵向集成应用,以集成部门信息系统为出发点构建面向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,以生产执行系统(MES)、企业资源管理系统(ERP)等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开始普及应用,实现企业资源综合集成,数据共享。

三、深度信息化:数据挖掘,智能提升。深化提升是一个创新突破阶段。随着智能制造、两化融合以及“互联网+”等政策的提出,钢铁企业将流程工业特点与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度融合,借助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智能制造技术,在企业资源集成的基础上实现数据深度挖掘,提升数据价值,实现钢铁智能生产。

经过多年的持续推进,钢铁企业信息化的覆盖率为我国工业领域之首。宝钢1580智能车间改造、鞍钢智慧矿山、唐钢智能工厂、荣程钢铁“互联网+智能制造”示范,对于引领钢铁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。

信息资源是钢铁企业转型发展的数据基石,是打造钢铁智能体系的基础保障。随着两化融合的深度推进,部分先进钢铁企业开始积极布局工业大数据应用,着力提升钢铁智能制造发展水平。

记者:沙钢作为民营钢企的佼佼者,由钢铁主业向钢铁、大数据双主业转型,传统行业除了遇到产能过剩和环境制约的瓶颈之外,这种转型选择的背后还有怎样的战略思考?

李新创:沙钢由钢铁主业向钢铁、大数据双主业转型,既是企业自选动作,也是机遇到来的结果。可以从两个层面去解读:

一是创新传统产业的发展,加快钢铁智能制造。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钢铁制造深度融合,可以推动沙钢实现精准的资源配置,加速驱动钢铁的生产、管理、营销模式的全面变革,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。

二是开拓新兴“数字经济”,推动企业战略转型。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,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增长的新蓝海。数据中心是信息高速公路枢纽,沙钢从数据中心切入“数字经济”,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。

记者:沙钢的收购进程中,有没有牵制的因素,该用什么方法来推动该种收购?

李新创:本次收购是沙钢迈进信息产业的一次战略选择,在收购进程中应着重关注企业管理理念、管理团队的融合,考虑中外企业管理团队的文化差异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管理差异;同时信息安全是政府的重点关切,此次收购能否满足监管层的要求还有待进一步观察。

在推进收购进程中沙钢应着重组建一批核心人才队伍,加强吸收中外先进技术,构建符合信息科技产业的人才机制与企业文化,为打造沙钢大数据产业奠定人才基础和技术储备。

记者:沙钢的大数据转型之路,有多少可借鉴意义?有没有可复制性?一旦大数据化转型成功,将赋予钢企包括传统钢铁业什么样的生产力和竞争力?

李新创:沙钢的大数据转型之路,是否可借鉴和可复制,需要从两个角度来看:

从钢铁智能转型升级的角度,是很有借鉴意义的。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智能工厂,实现机器、设备、系统、车间、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,原材料供应、零部件生产、产品集成组装的精准协同;钢铁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,在物联网应用、云平台/服务应用、机器人应用、循环物资、一键炼钢技术、工艺质量分析等方面有深度的应用,大数据中心的引入能够提高钢铁企业对数据资源的挖掘能力,助力钢铁企业智能制造转型。

从发展“数字经济”的角度,对一般钢铁企业的借鉴意义不大,且不容易复制。一方面,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应该涉足非钢产业,谋求转型发展,但需要立足企业本身,不能一拥而上,导致同质化恶性竞争;另一方面,数据中心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设施,技术进入壁垒相对较低,三大运营商、BAT、华为等公司都在发展数据中心业务,竞争日趋激烈,沙钢应在数据中心业务的基础上积极考虑特色应用,找准发展方向提升数据价值,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。

记者:若沙钢大数据化转型成功,将赋予钢企包括传统钢铁业什么样的生产力和竞争力?对这种转型尝试,应注意哪些问题?

李新创:大数据与钢铁制造融合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制造环节的深刻变化,更是产业链、供应链、价值链的重塑,通过网络化协同制造,促进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。本次的跨界收购表明沙钢正式布局信息产业,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,考虑促进钢铁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同时,应更多结合江苏产业发展格局,以智慧城市为发展方向,发展基于工业大数据、旅游大数据、金融大数据等为核心的特色数据中心建设,开发基于大数据的产品应用,推进产城共融发展。

总的来说,沙钢本次收购是集团多元发展的一次战略选择,是钢铁行业跨界信息产业的一次有益尝试,在后续的收购及运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
一、人才队伍的组建:信息产业人才队伍最关键,需要培养组建一批忠诚度高的核心团队,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,构建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企业文化;

二、储备核心技术:要加强吸收中外先进技术,强调自主研发能力,储备一批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产品和服务;

三、加强与钢铁产业的深度融合:要以发展信息产业为契机,大力发展钢铁智能制造,引领钢铁行业智能转型升级,打造智能化工厂,擦亮沙钢的品牌“名片”;

四、加强产城融合:在发展信息产业时考虑与其他产业的融合,可以开展类似智慧城市的项目,与其他行业共同推进产城共融。